我会会员单位广西路建集团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坤球:30余年“深耕”与“远征”
时间:2023-05-09 | 来源:广西路建集团
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召开 2023 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广西五一劳动奖和广西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我会会员单位广西路建集团总工程师张坤球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广西路建集团总工程师张坤球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朱宇澄/摄
/ 人物小传 /
张坤球从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30余年,科技工作成果显著:广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首届广西创新争先奖,第十八届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奖4项,自治区经贸委、自治区委质量协会QC成果奖,自治区区建设厅QC成果一等奖,BIM成果奖6项及其它省部级技术大赛奖3项。
张坤球先后承担了10余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编或参编的已发布标准5项;截至目前已获国家授权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1项、省部级工法13项、发表论文16篇;获广西知识产权中青年专家、南宁市高层次人才认定,以及自治区国资委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西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广西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全区交通运输行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坤球在第二届世界大跨拱桥建造技术大会作特邀报告 陈芊艺/摄
“施工标准化是全国高速公路施工大势所趋,不能‘粗放式管理’,不能仅凭‘经验主义’。”
在指导工程建设时,张坤球一直要求通过标准化施工、完备的顶层设计、平稳的过程把控来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7标(简称“梧柳7标”)的建设历程便是一次成功实践。
梧柳7标
梧柳7标全线长16公里,桥梁30座、隧道4座,桥隧比高达70%,是全线桥隧比最高的标段。张坤球多次组织集团公司技术人员到项目指导和交底,并再三强调:在沿线特殊的地形环境下,每一方弃方,就是对大瑶山景区珍贵生态土地、植被和水源的多一分侵害,也是资源节约和节能降耗的多一份浪费。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推行了近30项大大小小的绿色举措,有效保护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降低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这其中,将隧道洞渣岩石变废为材,是梧柳7标的“重头戏”。
张坤球带领技术创新团队围绕绿色环保开展自治区级科研项目《砂岩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及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研究》和隧道开挖出砂岩石材的工程可用性和可靠性研究,对洞渣进行分类分级利用,使51万m³洞渣基本做到全利用,就地化身成了路、桥、隧、涵、墙、沟、坡等工程结构。该技术创新成果的运用直接减少150亩弃渣场地征用,减少外购远运砂石材料燃油消耗量近900万升,降低各类成本达1200万元。
机制砂生产
后来,这一技术还应用到了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10合同段,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一、二、三分部,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四、五分部等项目,生产混凝土用机制砂超百万立方,较好地解决了大部分砂石材料运输和供应难题,保障了生产进度和施工质量,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优势及经济效益。在2020年度“科技示范”创新典型案例评选中,广西路建集团报送的《机制砂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技术创新及应用》获评“科技示范”创新典型案例。
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提练,张坤球和团队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四边”(边施工、边检测、边反馈、边精调)标准管理法——终压温度下降前完成终压,并同步进行横纵向平整度检查反馈确保在终压实度温度降下来之前对偏差欠佳的部位再精压至目标偏差内,在公司承建的一个又一个高速公路项目,平整度标准差0.378mm、0.366mm、0.354mm……记录的不断刷新也推动着公司沥青路面平整度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大凭高速3标 曾庆棋/摄
“不搞‘以获奖为目的’的科研,不搞‘锁在抽屉里’的成果。”
在企业拓展“品质工程”和“科技创新”建设精细化的路上,张坤球坚持以工程项目为依托,着重从项目实际、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出发,通过提高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2014年,广西路建集团承接了一项使命光荣但任务艰巨的建设任务——承建中越北仑河二桥中方侧。中越北仑河二桥项目为跨国合作建设项目,且横跨国界,技术难度大。全桥长549m,桥梁宽度27.7m,主桥为1-净105m上承式箱拱桥,其中中方承建桥长394.5m,越方承建桥长154.5m。由于越南首次承建此类型拱桥,技术经验不成熟,张坤球大胆提出由中方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以中方先进技术确保大桥安全、优质、顺利建成。
中越北仑河二桥
由于联合修建大跨径拱桥既要确保双方材料各项物理性能指标统一,又需要同步均衡对称现浇施工,敲定主拱箱支架等系列施工方案的敲定尤为重要。为了让越方参建人员更好地熟悉、理解并接受施工方案,每一次谈判会议上,张坤球都自带小黑板,一边画图一边作详细的技术和施工工艺讲解,经过6轮方案谈判、4轮的方案评审,终于敲定了双方一致认可的《中越北仑河第二座公路大桥主拱箱支架现浇施工方案》。张坤球还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现浇拱桥杆件式支架钢制弧形分配梁及施工方法”,开发“新型复合式支架现浇拱桥关键技术”,促进了中越北仑河二桥优质高效建成,化解了两国联建同一跨大跨径拱桥的巨大安全风险,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工法证书
由张坤球亲自主导编制的施工方案成为了中越双方共同遵守的技术标准。此后,越方参照该技术方案在越南凉山修建了一座同类型桥梁,成为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典型。中越北仑河二桥也荣获2021年度广西建设工程“真武阁杯”奖(最高质量奖)。
“不搞花里胡哨,只瞄准低价、高效、安全、环保的目标而进行品质工程创造。”
近几年,广西路建集团的桥梁和隧道的建设规模和能力在不断扩大和提升。作为集团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张坤球带领团队锚定“品质建造、快速建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四个建造目标,攻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创新一项又一项技术,形成了一批批进度、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推广应用价值高的自主性的创新技术及科技成果,在桥梁和隧道建造技术上不断完成更多“国家级”的“高难度动作”。
世界最大跨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培森柳江特大桥桩基直径大(2.5米)、根数多,桩位区域是大层厚卵漂石覆盖层且岩溶高度发育,溶洞之间相互重叠、串通,单个溶洞的胸腔最大达25米,岩溶复杂情况为国内桥梁施工史所罕见。其中,象州岸P2主墩24根桩基施工中遇到大小溶洞105个,最深桩基达87.3米,平均每根桩遇到溶洞4.4个。前期桩基施工中,采用传统的冲击钻、旋挖钻设备及工艺均无法保证顺利成孔,影响桩基施工进度。
“世界最大跨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培森柳江特大桥 皮林采/摄
为解决这一问题,张坤球多次深入施工工地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引进具有适应性强、高效、安全、可靠、成孔精度高、无泥浆污染等优点的广西交通行业首台套260型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研究出“大厚度强透水松散覆盖层+大深度复杂岩溶”地质大直径大深度桩基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施工技术,顺利解决培森柳江特大桥在岩溶强发育地质桩基施工中常见的塌孔、偏孔、钢护筒变形等问题,平均每根桩基成孔速度比传统桩基施工施工工艺快2天。
“世界最大跨径1800型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飞龙大桥 曹传奇/摄
飞龙大桥是广西路建集团正在建设的另一座重点桥梁工程,也是当前广西境内国省干道和路网建设项目中技术最复杂、最具有代表性的跨江大桥之一,建成后将居同类桥型跨径世界之首。大桥主墩承台均为深水承台,施工区域最大水深约为11m,淤泥层最大厚度约为7m,淤泥下方为厚度不均的砾石层及岩层,主墩承台均埋置于河床,河床地质情况复杂、清淤难度大。张坤球就如何实现承台围堰施工“滴水不漏”,多次组织技术团队结合BIM技术和有限元建模分析,对钢围堰设计和施工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多个方案的对比分析,最终研讨出因地制宜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免围檩堰模一体化双壁钢围堰辅助深水承台施工,实现承台围堰施工“滴水不漏”,节省工期13%,节省钢材用量为8%。
张坤球(左三)指导飞龙大桥钢围堰施工 廖永腾/摄
在隧道建设中,张坤球同样十分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平孟边关隧道是那平高速最长隧道,全长4.8公里。平孟边关隧道全段隧道模型共包含有11178个结构部件,其中洞身主要结构2554件,路面工程结构3234件,路基工程结构1078件,附属结构4312件。传统的建模施工进度慢,工期长,为提高效率,张坤球组织工作室成员重点推进BIM隧道参数化建模系统,这也是广西路建集团首个自主研发的全新数字化建造平台。使用该系统可缩短建模周期20天,预计可节约20万元的外部委托开发费用。目前,该系统已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此外,项目已开展“BIM模型+midas模型共享”“BIM+midas洞口栈桥模型应力验算”“BIM+midas辅助隧道‘零开挖’进洞施工”等多方面辅助施工应用。
平孟边关隧道出口
“科技强企离不开人才,科技创新需要人才。”
作为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张坤球科技领军型人才工作室负责人,张坤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持续加强公司高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工作室紧紧结合工程实践,切实做好科研规划,加强专项科研团队建设及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人才培养。
张坤球科技领军型人才工作室揭牌仪式 周维新/摄
在各类工作会上,张坤球多次强调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强调要认真践行“人才兴企、人才强企”的人才理念,制定完善“高起点、多层次、广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深挖人才潜力。在张坤球的指导下,一系列技术人才培养措施有效落地:持续发挥导师带徒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切实开展每周两小时的规范制度学习活动;采用专题授课、观摩学习、座谈交流等培训方式,把劳务人员也参与到培训中来,多措并举地奋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适应路建未来生产、发展之需的人才队伍……
一系列举措不仅充分发挥技术的“传帮带”作用,更注重培养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西路建集团已逐渐形成了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梯次衔接的新型科技创新团队。
三十余载奋斗史,八百里路云与月。在发挥优势和潜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上,张坤球的“深耕”和“远征”之路,仍在继续。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西路建集团)始建于1959年,现为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注册资本10.118亿元,总资产超170亿元。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行业设计甲级等各类资质40余项,年施工能力在300亿元以上。
广西路建集团现有员工约3000人,全资子公司5家、分公司3家。构建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元化发展格局,围绕路桥和市政工程施工核心主业,协同推进水运工程、建筑工程两大支柱轴心业务,以及投资运营、交建检测、钢构制造、设备租赁四大特色业务。
64年来,广西路建集团施工足迹遍布广西、安徽、新疆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国家,累计承建440多个工程项目,建设完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总里程3900多公里,桥梁隧道460多座。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广西路建集团形成了产业协同优势,掌握高品质沥青路面、波形钢腹板桥梁智能建造、岩溶长隧道群安全建造等一批核心技术。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李春奖等重量级奖项14项,以及广西“真武阁杯”奖(最高质量奖)、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钢结构金奖等省部级奖项60余项;立足高精尖特工程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攻关,拥有国家专利200余项、省部级以上工法79项,主持编制地方标准6项,主持部级绿色科技示范项目1项。
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广西路建集团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路通天下 建树八方”企业使命,秉持“勤勉 智慧 诚信 包容”企业核心价值观,持续发扬“守正创新 敢做善成”的企业精神,加快转型升级、能力提升和改革创新,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交通工程承包商,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培森柳江特大桥(在建)全桥长2568.96米,主桥主跨跨径达280米,是世界第一跨径公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部分斜拉桥
飞龙大桥(在建)全长940米,主跨单孔最大跨径达185米的1800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建成后将居同类桥型跨径世界第一
拉会高架大桥主墩为90米-110.5米,时为同类型桥中广西第一、亚洲第二的矩形变截面空心薄壁高墩特大桥
松旺至铁山港东岸高速公路于2020年12月建成通车,平整度标准差达0.366毫米
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工程,于2021年7月1日建成通车
广西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工程,于2021年7月1日建成通车
广西南宁市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广西路建集团承建的东兴市中学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是东兴市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中学
广西路建集团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