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头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 常纪文解读《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

时间:2024-03-06 |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莅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部署了“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等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发改环资〔2024〕73号,以下简称《意见》),支持雄安新区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基础上,持续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擘画,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在京津冀等区域和流域,按照各自的特色、定位和绿色发展目标,在加强产业协作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在京津冀区域推动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有利于雄安新区加快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将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引领示范效应。

一、保护优美自然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空间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是雄安新区的重要使命,《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雄安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空间格局、持续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树立宜居宜业、优美环境城市典范。

在构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方面,《意见》要求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城市生态空间,塑造绿色低碳、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意见》提出雄安新区要加快构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打造城市空间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体系,构建宜人便民城市公园体系,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城、人在景中、宜居宜游的城市生态景观。同时要统筹规划布局、产业导入、服务供给、住房保障等因素,推动实现动态、长期的职住平衡,营造宜居宜业、健康舒适的品质生活环境。这些规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雄安新区的生态安全。

在提升环境保护治理成效方面,要持续推进白洋淀生态修复,健全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雄安新区因水而兴,为了实现水城共融,《意见》提出要坚持“控源—截污—治河(淀)”系统治理,优化流域产业结构,开展内源污染治理,完善常态化补水机制,逐步恢复白洋淀生态功能;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成城乡环境清洁优美,环境基础设施完备的“无废城市”;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区域空气质量根本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总体优良、乡村绿色健康发展,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城市。这些规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雄安新区的环境质量。

二、多领域着重发力,打造绿色典范

目前全球处于第四次产业革命之中,安全、绿色、低碳、智慧是产业革新的几个典型特征。《意见》提出,雄安新区要打造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构建低碳智能交通网络、提升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水平,这既是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有关任务的落实深化,也是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要求,针对重点领域作出的行动部署。

在打造低碳安全能源体系方面,《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雄安新区建设以来,一直有序推进地热、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未来将逐步打造多源供应、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设施,构建绿色低碳、安全可靠、高效节约、智慧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为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意见》指出,雄安新区要打造全时段全部由清洁电能供应的城市电网,持续推进低碳、智能电力系统建设,绿色清洁的电力供应将逐渐覆盖到千家万户。这些部署,既有利于保障雄安新区的能源安全,也有利于提高新型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水平。

在构建低碳智能交通网络方面,《意见》指出要健全绿色交通网络设施,提升绿色交通管理水平。雄安新区按照绿色低碳交通的建设要求,倡导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绿色交通,未来将按照网络化、多模式、集约型的原则,加快构建绿色智能交通体系,提升公共交通系统覆盖的人口数量。同时,雄安新区还将持续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的交通装备,有序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这些部署,可提高雄安新区交通体系的绿色低碳运行水平。

在提升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水平方面,《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造方式,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到2025年,雄安新区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组织实施既有建筑能效诊断,全面推进建筑绿色改造。目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发展重心从城市建设逐步转移到城市运营阶段,未来将围绕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目标,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运营,打造建筑领域“全绿”典范。这些部署,可提高雄安新区建筑体系的绿色低碳运行水平。

三、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考察雄安新区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把智能、绿色、创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靓丽名片。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意见》提出雄安新区要形成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坚持产城融合、以水定产、量水而行,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围绕雄安新区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建设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高端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加强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加快传统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科学规划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园区,高效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低碳化,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这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可增强雄安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能力。

在强化绿色技术研发推广方面,要积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子,支持雄安新区承接从北京疏解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等,鼓励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关键领域技术装备协同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各类要素充分供给、深度融合,打造创新要素资源聚集、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雄安新区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是一座虚实互动、孪生共长的数字智能之城,《意见》提出雄安新区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推动数据资源全面融合共享和跨领域应用,打造高度智能化的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和城市管理运行模式。这些绿色技术研发推广的部署,可大大提高雄安新区产业发展和城市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四、强化宣传推广,完善绿色发展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按照《意见》的部署,将雄安新区建设成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离不开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

在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方面,《意见》提出要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建立雄安新区碳普惠机制,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雄安新区公众的自觉选择,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绿色低碳社会新风尚。这为雄安新区建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在完善政策体系和健全市场机制方面,未来雄安新区将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为重点,紧密结合雄安新区实际,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加强绿色金融探索实践,用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有利于更好地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工作,使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中形成良性互动。

作者: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