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湖北山西重庆海南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11-13 |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山西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湖北】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首座万吨跨铁桥转体成功
11月12日12时30分,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段改扩建工程上跨京广铁路立交桥实施转体。经历60分钟逆时针旋转84度后,梁体与边跨在京广铁路上方实现精准对接。据悉,这是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段改扩建项目首座跨铁路转体桥。
该桥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转体部分采用支架现浇转体施工,长90米、宽25.51米,重量达11000吨。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程建设人员通过桥梁转体实时监测系统,紧盯桥梁转体角度变化,精准控制转体速度,实现桥梁安全、顺利、平稳转体。
作为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车次密集。为最大程度减少对铁路线的干扰,建设方多次组织对桥梁模板、线控测量、应力检测、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控制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连续开展转体施工预演。最终在一个半小时铁路“天窗”期内,耗时60分钟圆满完成跨铁转体任务。
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段改扩建工程是湖北省首条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也是目前全省工程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高的单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工程全长157.79公里,计划于2025年建成通车。
据京港澳改扩建工程涉铁2标段总工程师张洪介绍,转体就位后,施工团队将对转体梁体临时封闭,进行边跨合龙段施工,为整体工程加快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西】探访太原地铁1号线下元站,城西中心交通新枢纽登场
“C001号”古槐伫立在迎泽西大街路中央,这是下元最“老”的风貌。
太原地铁1号线下元站,通过轨道交通与全市最大的公交枢纽便捷换乘,与下元商圈无缝融合,以“站城融合型”示范站点成为太原城市西部中心“新”枢纽。
11月11日,太原地铁1号线下元站举办媒体开放日,“西班牙”岛式站台成为最大看点。
▲1号线下元站中庭的花状树犹如万花筒“
一岛两侧”为换乘3号线埋笔
11日,走进太原地铁1号线下元站,中庭的花状树首先成为空间视觉焦点,灯光一亮犹如万花筒般夺目,现代、时尚成为“初印象”。
进入闸口,1号线列车正在进行不载客试运行。与其他站点不同的是,当列车停靠站台时,车门可一侧开启下客,另一侧开启上客,两侧车门同时开合,乘客可以快速分流,这便是“西班牙”岛式站台。
▲1号线列车正在进行不载客试运行
下元站位于迎泽西大街与和平路交叉口处,是太原地铁1号线由西向东的第6座车站,车站主体长233米、宽31米,作为重点站之一,拥有全线面积最大的换乘厅,也是1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
中铁建投太原地铁1号线下元站现场负责人王铭珏介绍
“作为太原地铁的一张名片,下元站客流量、换乘量较大,是线网中最重要的换乘站之一,也是城西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因此,设计建设‘一岛两侧’站台。”
“一岛两侧”可实现台到台自动扶梯换乘,进出站距离均衡,在保证乘客安全出行的同时,提升了列车进站和发车速度,这项功能要等到3号线开通运营后将会开启。
▲中铁建投太原地铁1号线下元站现场负责人王铭珏接受采访
1号线下元站与公交枢纽无缝衔接
太原地铁1号线全长28.737公里,设站24座,途经万柏林区、迎泽区、小店区,串联了太原西客站、太原站、太原南站、武宿机场等所有的对外交通枢纽。 出了地铁1号线下元站,就是“下元购物中心”,骑行1分钟,或者步行5分钟,就到达公园时代城。可以说,这里与下元商圈无缝融合,是“站城融合型”示范站。
同样的时间,来到太原下元公交总站。1路、5路、16路、17路、18路、39路、80路等公交车,可以直达太原市的主要景点和商业区,轨道交通与公交枢纽实现便捷换乘。
▲太原地铁1号线下元站C入口
中铁建投太原地铁1号线运营管理部部长赵凯介绍
“太原地铁1号线目前已进入到运营筹备关键阶段,正在开展试运行工作,每日上线运行17列车,行车间隔6分30秒。开通运营后,1号线首末班车时间将与既有2号线保持一致。”
1号线开通运营后,还将提供一系列人性化服务。例如在车站营造更加多元的商业氛围,在符合条件的站点提供便利店等便民设施;在全线设置10处母婴室;在太原站、太原南站等综合枢纽站提供高铁车次咨询、行李临时寄存和乘客集合点标识等便利化服务。
从“老”风貌到“新”枢纽,下元正铺陈出一幅现代与未来相融、商业与生活交汇的图景。
【重庆】云阳县到龙缸景区,明年实现40分钟可达!江龙高速磨刀溪特大桥主桥拱肋合龙
11月10日,随着一根长8.5米、重46吨的钢管拱肋合龙段,稳稳地落在桥面上,标志着中国十九冶承建的江龙高速磨刀溪特大桥主桥拱肋顺利合龙,这为明年全线建成通车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桥拱肋合龙。中国十九冶供图
江龙高速(江口-云阳-龙缸段),是渝东北地区“三横一纵”交通网中的纵向大通道。
项目起于云阳江口镇,终点止于云峰,全长70公里。其中磨刀溪特大桥全长828米,宽25.5米,主跨340米、主墩高75米,为钢管混凝土拱桥。大桥跨越长江支流磨刀溪,拱上立柱及盖梁采用钢结构箱型截面,桥面系采用连续T梁。
“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度要求高和质量控制难。”负责承建的中国十九冶现场负责人表示。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主桥施工无法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只能采用无支架的斜拉扣挂缆索吊装施工。大桥从拱脚至拱顶划分为15个节段,全桥共需安装60个节段,吊装的最大节段重量为87吨,拱肋总重4300多吨。
主桥拱肋吊装。中国十九冶供图
据介绍,拱肋安装时间为7月到10月间,早晚温差大,受热胀冷缩影响,拱肋的轴线、里程、高程在不同时间段变化较明显,需要实时监测拱肋变形及应力变化等相关参数。此外,磨刀溪特大桥主桥拱肋位于磨刀溪水面上,风力及空气湿度较大,对大桥焊接质量影响大。
面对困难,项目团队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积极创新施工工艺,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接下来,磨刀溪特大桥将进行拱肋混凝土灌注、拱上立柱及盖梁施工。
“江龙高速通车后,将极大程度地改变渝东北三峡库区交通格局,云阳县到龙缸景区的路程将从目前的两小时缩短至40分钟,极大便捷沿线居民出行和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南】海南省全面启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11月11日,海南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养护移交签约仪式在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举行,标志着海南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全面启动。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司迺超出席并讲话。
司迺超强调,海南省国省干线公路市场化改革养护移交签约不仅是交通领域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关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实做细风险预判、评估和防范,密切关注、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做好移交后的各项衔接工作。二要强化责任担当,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要构建现代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养护管理提质增效,各养护公司要积极创新养护工作理念,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三要把握目标要求,打造“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智慧化”养护产业化新局面,切实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四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此次改革工作中,让公路始终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交通强国海南样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此次改革覆盖海南岛18个市县,涉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约3466公里,实现国省干道管护市场化改革全覆盖。
其中,北片区海口、文昌、琼海、万宁、澄迈、临高、定安、屯昌8个市县公路局(分局)管养的4条国道、30条省道、两条国道分离段和6条省道分离段,整体移交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养护;南片区三亚、儋州、东方、五指山、陵水、昌江、乐东、白沙、琼中、保亭10个市县公路局(分局)管养的5条国道、22条省道、3条国道分离段、5条省道分离段,整体移交海南省路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养护。
据介绍,通过拥抱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行管养分离模式,把养护交给市场,海南省将逐步破解养护人员综合素养不高、机械专业化设备不足、养护技术薄弱等瓶颈,加速实现普通国省干道“公路管理现代化,公路养护专业化”。
【新疆】G30哈吐项目:沙墩子互通大桥全桥箱梁架设圆满完成
11月11日上午,伴随着沙墩子互通桥最后一片边梁精准落位,G30连霍高速公路哈密至吐峪沟段改扩建工程首座互通桥梁——沙墩子互通大桥全桥箱梁架设圆满完成,进一步增强了南北方向的互联互通,为G30线连霍高速公路实现高效交通转换奠定了基础。
该互通匝道全长为2.019公里,采用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共设有5个匝道、1个收费站以及配套的收费广场,全互通桥梁3座(互通上跨主线桥1座,匝道小桥2座)。截至目前,2座小桥已完成施工,互通路基土方填筑已完成28.7万立方米,收费站及收费广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正式启动。
此次吊装的箱梁为A匝道沙墩子互通桥上跨主线桥,全桥长147m,共4跨:30+40+40+3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后张)简支箱梁,下部结构采用肋板式桥台、柱式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互通大桥共计箱梁20片,其中30m、40m各10片,桩基21根,墩柱9个。
面对交通量大、安全保通难、气候多变及工期紧等诸多挑战。G30哈吐4标项目部在指挥部的带领下,提前规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编制了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在架设过程中,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坚定意志,战胜了种种困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交投人的责任与使命。
此次沙墩子互通大桥箱梁架设的圆满完成,为项目后续的桥梁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接下来,G30哈吐项目将持续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以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奋力打造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