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时间:2021-05-30 | 来源:学习标准化
一、标准化是建设质量强国的基础
建设质量强国是党和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责和目标任务。标准是世界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是支撑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根本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综合成果的总结为基础,并公开获得和保持与最新技术水平同步,是实现市场治理目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质量强国不可或缺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工具。大大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高质量标准”;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把标准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基础性制度范畴;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标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标准制定和实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坚持提升质量标准先行,突出标准化的质量基础作用;大大提出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统一管理计量标准作为新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重要职责,体现了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发挥标准在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等现代化强国中的基础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标准化是通向创新型国家的桥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动力,标准作为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创新驱动必由之路。标准制定作为对各类实验室科研成果和研究室科学理论学术研究中的创新要素进行有机联系的描述,形成一定的结构组成规格和模块化组合模型以及程序流程和技术要求,是把创新成果运用和普及推广到社会化规模化实践的重要途径。而且标准实施的过程又不断伴随着科技再创新的发展可以进行及时灵活的修正或修订,不断纳入科技再创新成果而与最新技术水平同步。
标准供给的“制定—实施—修订—再实施”过程,就是科学技术“创新—应用—改进—再创新”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同步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标准不断总结容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普及为生产能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提升标准水平,周而复始地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形成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兴产业产生的根本动能,标准构成了普遍公认的技术规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须臾不能离开的路径方法。大大指出:“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深刻反映出以标准助力发展新理念贯彻落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高瞻远瞩和意志决心,标准化是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为有位的看家本领,承担着重大使命。
三、标准化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动力
当今世界的标准化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国际经济乃至政治格局,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国家为寻求经济复苏普遍以标准为核心抢占经济、贸易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把标准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准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措施和制胜法宝,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首选措施。一些国家不惜动用外交、政治、经济和援助等手段,扶持和推进本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或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美国制定了“主导 + 扩张型”标准化战略,以谋求美国标准最先进和全球适用唯一性为核心,在许多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事务上强调制定反映美国技术和利益的国际标准。德国实施“引领型”标准战略,推出的“工业 4.0”,特别强调运用标准推动工业制造新的革命。日本发布“争夺型”战略,以其优势技术抢夺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法国向驻外领事馆增派标准化事务专员,紧盯他国标准化政策动向。欧洲国家采取“控制型”战略,坚守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优势地位。德国、法国、英国标准化对本国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 27%、23%、12%,中国是 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