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长江新图景 | 刘亮:以新质生产力书写交通强国建设“长航答卷”

时间:2024-08-07 | 来源:中国水运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长江航运是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着民生,一头牵动着发展,承载着交通强国建设水运篇的重要任务。如何牢记嘱托、深学笃行,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近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简称“长航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刘亮在接受中国水运报专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以智慧长江建设为内核、以推动全链条升级为内生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实践归宿,因地制宜发展长江航运新质生产力,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之成为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长江篇注入强大动力。”

循“新”出发

打造“智慧长江”新质生产力内核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刘亮看来,发展长江航运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和阶段性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刘亮介绍,近年来,长航局围绕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工作部署,明确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145”总体思路,实施“131”智慧长江建设路径,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已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突破攻坚、步入新阶段。其中,智慧长江建设本身就是长江航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

“从本质上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智慧长江建设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以信用管理体系推进全行业共治,以智能管理平台实施全流域管控,以综合保障平台构筑全方位支撑,以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全链条服务,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刘亮介绍,在提升劳动者素质方面,“信用长江”构建船员、船舶、船公司动态信息库,对航运劳动对象实行赋码管理,推动从业人员守信经营;在提高劳动资料技术方面,积极打造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依托北斗船载智能终端采集船舶运行数据,推动“长江新链”建设,提供全覆盖、低延迟信号传输,拓展数字孪生、BIM技术应用,开发三维实景地图;在拓展劳动对象范围方面,依托“长江e+”公共服务平台,为航运公司和港口提供管理、物流等第三方服务,拓展应用市场。

向“新”提质

系统谋划生产力质态跃升

“长江航运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航道、港口、船舶、人员、货物、环境等6个方面,各要素涉及先进运载工具、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设施建设、便捷服务体系及一流运营管理等。立足新的起点,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需要在更高维度上系统考虑、整体布局、一体推进,实现从‘1’到‘N’的跃升。”刘亮表示。

“必须实现从‘各要素试点’到‘全要素适配’、从‘各条线挖潜’向‘全链条拓展’、从‘各领域发展’向‘全流域协同’。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汇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刘亮为记者描绘了他眼中多彩长江的新图景——

干线航道区段标准统一、畅通便捷,航道体系干支衔接、江海联通、区域成网,数字孪生技术广泛应用,内河高等级电子航道“一图纵览”,航道建设标准化、网络化、信息化;

港口集疏运体系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绿色、安全智慧,“港航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在全流域广泛应用,支撑形成港航协同、水陆联动、开放融合的港口服务体系,实现港口枢纽化、自动化、集约化;

建成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船舶绿色智能产业体系,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占比大幅提升,船舶信息感知、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运输市场发展规范有序,运力结构合理、供需适配,船舶发展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

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定制服务面向用户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物流资源高度集聚,实现物流门到门实时跟踪、货物进出港动态查询,长江货运更便捷、更高效、更经济;

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应用型完备的人才体系,新业态一线岗位吸纳大量高素质人才就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全面形成,推动人才高水平、高技术、高素质。

刘亮强调:“还要构建起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即长江航运各要素均衡协同发展,呈现结构适合、技术适应、要素适配。”

用“新”赋能

加快建成现代化长江航运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更是生产力领域的重要变革。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能使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立足长江实际,谋划路径策略。刘亮指出,要围绕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赋能为引领,以研究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市场推广应用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使用为保障,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澎湃数字新引擎,从要素驱动向智慧发展跃升。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形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加快数字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实施“131”智慧长江建设,围绕“全流域管控”目标建设“长江新链”,打造以数字孪生技术+全长江水域智能“双核驱动”的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一图看长江、一图管航运”;加大智能创新应用,与院校、企业等联合构建新一代智能航运系统,推进航道、港口和船舶设施智能控制,逐步发展航道自动监测、港口自动作业、船舶自动避碰,进而实现船舶无人驾驶,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长江航运广泛应用。

强化战略新支撑,从资源分散向系统集成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全局的思考、更务实的担当,加强长江水系航运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构建综合立体网络,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畅通干线“大动脉”,联通支流“毛细血管”,融通多种运输方式“立体成网”;推进协同高效模式,加快形成干支联动、内外联通、港航一体、安全高效的物流体系,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向平台化、网络化转型,增强区域交通网络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更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畅通高效。

重塑绿色新质态,从降碳减污向生态文明跃升。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推进长江航运清洁低碳转型和结构调整优化,提升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自主良性的绿色发展体系。巩固污染治理成效,全面推行船舶“零排放”模式,持续开展船舶和港口供受电设施改造应用,构建“船—港—城”一体化治污新格局;拓展降碳扩绿空间,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产业发展应用,积极推进运输船舶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充分发挥长江航运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绿色优势。

“此外,我们还要从‘打造高端新服务、从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跃升’和‘构筑竞争新优势、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跃升’两个方面入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大力发展长江航运新质生产力,汇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作出长江航运新贡献!”刘亮信心满满地说。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